公共物品与12bet,公民权利 刘军宁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的文章,并在读者和网络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个问题问的恰是时候。作者的答案也非常值得深思。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从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脉络中去寻找答案。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质量及其在供应上的充裕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与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之所以至今还是发展中国家,就是因为这两种物品的生产和供应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二十多年前,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开发开放?就是因为这两种物品的生产和供应都极其匮乏,而且质量低劣。 在这二十多年的改革过程中,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私人物品供应有了很大的改进,其质量也有显著的提供。为什么改革能够取得这种神奇的经济效果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在体制上不允许作为私人的个人进入私人物品(如小到牙膏牙刷大到拖拉机汽车)的生产和销售领域,一切都是国家垄断经营的天下。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体制把经济自由和私有财产权逐步归还给作为私人的个体的过程。任何一个行业或产业,只要私人一进入,就会以神奇的速度繁荣起来。中国的经济改革还没有完成,因为在许多穷困地区和穷困人口中,私人物品还仍然比较匮乏和昂贵,许多重要的工业和服务性产业(如航空航天和电信金融等)还仍然存在着许多障碍,使得私人实际上不可能进入,甚至公开不允许私人进入。私人即使合法进入但还是难逃被迫退出的命运(如陕北石油案)。 与经济改革的逻辑相通,政治改革的使命就是要增加和改进公共物品的供应。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公共物品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法律、制度和公共政策,尤其根本性的法律和有关国家政体的制度;二是国防、外交和司法等公共职能;三是供公众免费使用公共设施和公共财产。这里第一个方面的公共物品是一切公共物品中最为重要的,其充裕程度和质量决定着其他公共物品的供应状况,所以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如果说经济改革的过程是开放私人进入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应的过程,那么政治改革的过程就应该是逐步开放作为个体的公民进入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供应的过程,是公共物品的消费者(公民)对公共物品的生产和使用取得决定性发言权的过程。如此对比起来看,经济改革的速度远远快于政治改革的程度。私人物品对私人的开放程度远远大于公共物品对公民的开放程度;私人物品的消费者对私人物品的选择权和影响力远远大于公民对公共物品的选择权和影响力;私人物品的质量在总体上远远优于公共物品的质量。所以,公共物品的“生产工艺”的落后及其与公民之间的隔绝,已经成为现时代一个非常突出的表征。 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即时解决,不仅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而且已经拖了经济改革后腿。正是由于公民对公共物品生产过程的参与大大滞后于私人对私人物品生产过程的参与,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之间的速度差所加速积蓄的能量开始进入大规模爆发期。为了避免社会的动荡,让公民得到其所应该得到的公共权利,现在该是把参与公共物品生产的权利和选择公共物品的权利归还给公民的时候了!是允许公民在参与和监督公共物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自我代表的时候了!是作为纳税人的公民对作为食税者的公共事务管理者进行问责以降低公共物品生产的成本提高质量的时候了! 关于“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参见https://bbs.cctv.com.cn/forumtopic.jsp?id=7344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