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 所内动态 >> 正文
  “生命维权”暴露公共救济制度缺陷   
“生命维权”暴露公共救济制度缺陷
[ 作者:李文钊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44    文章录入:九鼎编辑 ]
 
“生命维权”暴露公共救济制度缺陷
2004年08月15日 15:18:02

  据报道,北京一投资公司业务员刘某,到房地产公司12bet,讨欠款,自焚身亡,并且在讨债时严重烧伤了该公司保安。
  这是一起典型的“生命维权”事件,即当一个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维护自身的权益。其实,类似“生命维权”的事件很多,最常见的是农民工讨薪。
  那么,“生命维权”是不是表明人们不尊重生命呢?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珍惜自己的生命,而用生命换取自己的权利,12bet,只能够说明这些权利对于生命十分重要,而人却又没有替代方式去维护这些权利,12BetOnline,最后只好选择通过生命方式去维护这些权利。“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事实上形成了“生命悖论”,人为了生存,需要一些基本权利;而为了维护这些基本权利,有的人却需要以生命为代价。尽管有人采取这种维权方式是不得已而为之,也不能采取这种维权方式,因为它的代价太大,失去生命怎会再有权益?而且还会带来其他危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过度报复,过激维权,违反公正原则。生命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和情感,在缺乏理智的约束之下,可能导致过度报复,不能够恰当维权。这样,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序,不能够真正体现公正原则。
  二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违反正义原则。生命维权,本质是一种武力维权,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强者通吃,弱者遭殃。在这样的情况下,弱者权利得不到维护,成为弱者的每一个人的权利都可能得不到保障。总之,“生命维权”不真正地体现正义。
  三是个人维权,导致高成本,12BetOnline违反经济原则。每一个人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意味着每一个人都需要投资,很显然不能够发挥规模效应和集体效应。这样,必然导致社会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过多用于安全保护职能,而不是生产职能,不符合经济原则。
  投资公司刘某,通过“生命维权”,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还给第三者造成了损害。悲剧提醒我们,“生命维权”存在致命的缺陷。
  那么,如何避免“生命维权”事件引发的悲剧呢?
  人类社会解决“生命悖论”的方式,应将报复和惩罚方式交给专门的第三方,即由政府来统一实施惩罚措施。个人没有权利通过武力以私人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政府拥有暴力垄断权。这样,权利维护完成了从私人武力救济制度向公共暴力救济制度的转变。这种救济制度由于是通过中立第三方来实施,既可以维护强者的权利,也可以维护弱者的权利,此外,还可以节省资源,减少交易成本。这样,这种公共救济制度真正解决了“生命悖论”的各种弊端,符合正义、公正和节约的原则。
  这就是说,人们既可以通过私人谈判方式,通过契约和自愿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可以通过公共救济方式,通过政府和司法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类似“生命维权”的方式,在现代社会应是被禁止的。
  而“生命维权”事件频频发生,恰恰暴露公共救济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它已经不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12bet有的人不得已才用最原始和最后一种替代方式,通过自己的生命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要避免“生命维权”的事件发生,只能通过完善公共救济制度来达到。(李文钊)
  中国经营报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最新5篇推荐文章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12BetOnline    网站地图
| 12bet手机版官网 | 12博BET官方网站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2020
京ICP备05009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