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 九鼎文库 >> 夏业良 >> 正文
  劳工关系与工会职能的延伸    
劳工关系与工会职能的延伸
[ 作者:夏业良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15    文章录入:九鼎编辑 ]
 

                                         劳工关系与工会职能的延伸

 

                                                                      夏业良

 

        提到劳工关系,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工会,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劳工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工会发展的历史。在中国,虽然12bet,工会这种组织形式至今也有近百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对劳工关系方面的系统性现代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更不用说包括详实案例的教科书了。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丹尼尔.Q.米尔斯教授编著的哈佛商学院MBA教材《劳工关系》中译本由华章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2bet体育在线娱乐,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填补了这种空白,并且12bet,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探望外部劳工关系与工会职能的窗户。

       《劳工关系》(Labor Management Relations)一书曾经连续3年被评为最佳畅销图书,作者米尔斯教授也是享有很高声誉的资深教授,经常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商业周刊》等媒体上发表文章。这本教材共分为8个部分22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首先对当代劳工关系和产业关系系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讨论了劳工关系的各个要素、研究的内容,接着在第二部分中简略回顾了西方劳工关系的发展历史并对工会进行了描述。

        然后作者在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分别就“资方与雇员”、“劳工关系与法律”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第五、六、七这三个部分集中讨论的是“谈判结构”、“集体谈判过程”和“集体谈判的主题”,第八部分对“劳工关系”的评价实际上是前三部分有关谈判尤其是集体谈判内容的延伸,此外还对劳工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判断。

        作者对工会以及公司、雇员、政府三类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整原则进行了中肯的分析。比如说作者认为:工会既是经济组织,又是社会组织。作为经济组织,工会力图形成垄断从而可以为劳动力提供更高的工资。工会利用罢工的威胁,力图限制非工会会员的工作机会,相对增加会员的利益。作者指出,工会具有两面性,从经济性方面说,它强调垄断和高压策略;从社会性方面说,强调为工人提供一个喉舌和参与的机制。

        杰克.巴巴士认为,谈判的目标与其他目标在主流上是冲突的。历史证明,集体谈判是工会组织管理的基本工作原则。乍看起来这种说法似乎有些极端,但是却相当真实,工会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控制能力以及在工资决定过程中的议价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作者认为,美国工会运动的主要目标是增进工人的福利。这种只强调尽快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而不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目标的观点,被称为是工联主义,据说这代表了美国工会运动的主要类型。它强调通过与雇主的集体谈判来帮助自己。工联主义经常与革命工会主义形成对比,后者将工会理解为力图从本质上改变社会管理方式和社会经济形式的组织。美国劳工运动的哲学甚至超越了工联主义,强调保护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

        在中国大陆,人们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功能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和有限,中国工会的职能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工会仅仅起到一种类似于第二行政组织或群众性组织的作用,根本没有起到市场经济集体谈判组织者的作用,更没有展现出它在劳动力市场中强大的工资议价能力。因此,了解美国工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发达国家中的劳工关系和工资决定过程,也有利于未来中国工会职能的转变。

        作者通过历史回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虽然自1935年以来,工会会员的绝对数量仍在增加,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会会员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直在下降。然而妇女、少数族裔和白领员工在工会中的人数却一直在上升。

        人们通常所关注的劳工关系(或劳资关系)无非是企业或产业中主要经济利益关系的集中体现,这表现在报酬、福利、工作方式以及雇员的同工同酬问题等方面。当然,随着时间的改变,新的问题也会不断涌现。

       从纯粹的理论角度来看,工会势力的存在往往会降低效率,强化组织性歧视,比如说工会在很多方面影响机会平等,年资制度奖赏和提升那些较早工作的人。这种制度对年老的工人有利,但是对新雇佣的少数族裔和女性雇员却不利。

       笔者认为该书在编排上有较强的实用性,比如说每一章结尾处的思考讨论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此外中译本采取了保留参考文献与注释原文的明智做法,这有助于读者进一步检索和钻研。

       该书第19章“员工福利”讨论了养老金计划、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医疗保险、补充性失业保险、加班津贴和奖金、带薪休假、员工福利中出现的问题等,这部分内容经常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涉及并且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而本书则只是一带而过,着墨甚少。

        目前在国内高等院校中,似乎很少有开设《劳工关系》这门课程的,即便开设也会被看作是劳动经济学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配套选修课,处于无足轻重的次要地位。我相信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演进,《劳工关系》课程的重要性将会逐渐凸现,企业管理人员和理论研究者都会切身感受到这一专门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当今企业的国际竞争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往往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而实现的,适宜的劳工关系正是这一整合的基础所在。来自哈佛商学院的这本核心教材将为我们提供有关劳工关系研究的基本要领,这是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起点。在熟悉和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我们一定会有新的认识甚至有可能产生适宜中国国情的局部创新。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通信地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夏业良           邮编:100871

电话:62883074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最新5篇推荐文章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12bet体育在线娱乐 | 网站地图 | 12bet基本概率 | 12博唯一官方网站 | 12bet Basic Odds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2020
京ICP备05009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