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 >> 九鼎文库 >> 张卫星 >> 正文
  破除中国股市的“经济学邪教”   
破除中国股市的“经济学邪教”
[ 作者:张卫星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531    文章录入:九鼎编辑 ]
 

破除中国股市的“经济学邪教”(全文版)!

从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看,12bet,对社会发展最具阻碍性与破坏性的东西可能就 属各种各样的“歪理邪说”了。这些错误的邪说往往披着真理的外衣,在社会许多层面大行其道,破坏了人们的正常思维,导致人们的行为失常,而极具社会破坏性。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披着真理外衣的“邪说”大肆横行的事件可以说比比皆是。

各种“邪说”的危害事后可以看的很清楚,但在“邪说”初始横行的时候,却往往被当作“真理”信奉,邪说并不容易被识破,因为从表面逻辑看这些邪说都几乎是无懈可击的,甚至符合许多事物的表象规律。

具备表象欺骗性是一切歪理邪说的基本特征,也正因为此,12bet,各种邪说在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中总是以极端迷惑人的面目出现。

 

比如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样一个邪说就蒙骗了人类几个世纪。直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一个实验,才戳穿了这个谎言。

 

还比如“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的”,这样一个看似被世界上无数现象证明的“真理”,12BetOnline,却蒙骗了人们几千年。而哥白尼经过艰苦探索提出的“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正确学说,却被世俗的社会认为是大逆不道和愚蠢疯狂。甚至捍卫“日心说”真理的布鲁诺最后却被“地心说”邪说所麻痹与毒害的人们用火刑烧死了……。

 

在中国股市有没有这种被普遍认为是正确的“真理”,但其本质却是彻头彻尾的歪理邪说的“经济学邪教”呢,有!当然有!也正是因为中国股市存在这个大“邪说”,才导致了中国股市出现了今天的混乱局面。

 

中国股票经济学的最大邪说:溢价发行股票!

 

“溢价发行股票”这条中国股票经济学的邪说,流传甚广,危害极大!“世界上都是溢价发行股票的”我们会不时地看到有人搬出这条邪说,一副不容质疑的傲慢面孔!如果稍有人持怀疑态度,就马上被带上“无知”的帽子,“连股票溢价发行都不懂”的轻蔑马上就挂在脸上……。

这条歪理邪说在中国经济界影响之大,毒害之广,令人惊骇!上,愚弄了国家政府高官、国家著名经济学家;中,毒害了大量的国家中层干部、各种经济学博士、硕士;下麻痹了各类股票市场参与者、机构、股民。都被这个“邪说”麻痹的已经不会思考了,已经不再怀疑这个“溢价”理论的正确性了,大多数已经成了这个“邪说”的鼓吹者和卫道士了。甚至这个“邪说”已经被公然搬到了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中!

 

世界上股票发行都是“同价发行”而根本没有“溢价发行”之说

 

眼看这个“邪说”的流毒越来越广,我不得不大声疾呼,唤醒社会,唤醒中国证券界,12bet真正的真理是:世界上都是“同价同股同权”发行股票,从来就没有什么“溢价发行股票”之说!“溢价发行股票”之说是中国股市篡改出的最大的经济学邪说!

 

在论证清楚世界股票发行规则到底是“同价发行”还是“溢价发行”,“同价”和“溢价”哪个是真理之前。我们必须先要搞清楚,企业到股票市场发行股票的行为本质是什么,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企业发行股票行为的本质就是向社会公开寻找愿意合作的投资股东,即寻找认同本企业价值并愿意出资合作成立社会公众公司的社会投资股东。遵行的当然是“同股同价同权”的股份制公理。

 

就拿最近在美国NSDQ上市的著名搜索引擎网站www.google.com的“GOOGLE”公司为例。公司IPO发行价格为85美圆/股,折合人民币为700元/股。首先这个IPO行为的本身先说明原公司的发起人股东的股票价值为85美圆/股,市场其他投资者也认同原股东的股票值这个价格,并且愿意按85美圆/股的价格与原股东按“同股同价同权”的原则组建股份制的社会性公众公司。

 

所以股票发行阶段的两个主体之间的股票,原企业发起人股东的股票和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票之间的价格关系。这是毋庸质疑的“同价同股同权”的股份制基本公理。

 

GOOGLE公司股票发行上市后,当天股票开盘在100美圆左右,这说明所有的股票(IPO向社会发行的股票与原发起人持有的股票),市场所有投资者(包括企业原股东)都价值认同为100美圆一股,任何人都可以买入这个股票成为股东,而任何一个股东都可以按此价格卖出股票,收回投资。这里是不存在股东身份与制度的歧视,当然可能存在对原股东短暂禁售期的约束(主要目的是防止原股东有招股文件陈述造假等,而不是防止原股东股票变现)。

 

在以后的岁月中,整个GOOGLE公司的价值,也就是所有股东的股票价值总和,由GOOGLE公司的未来经营情况以及由股票市场的兴衰来决定,可以是1000美圆/股甚至更高,也可以是1美圆一股甚至更低。不管是哪个价格,在以后的任何一个时刻,所有的股票都是“同股同价同权”的。

 

这是世界上所有其他股票市场上都时刻在发生的事情,在美国、在香港、在台湾、……。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企业,无论是老牌财团还是科技新秀,都是这样的全球通用模式。即使是我们国家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的国企、民企,在股票发行环节,两类股东主体原企业发起人的股票和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的股票,都是“同价”的,也正是因为是同价的股票,自然是同股、同权的,所以在以后的任何环节、任何时刻都是所有股票是“同股同价同权”的,因为这是遵循基本的股份制公理。这哪里有什么两类股东主体之间的“溢价”之说?

 

“溢价”是如何被奉为中国股票经济学的邪说至宝?

 

有人问,那为什么会有一个“溢价”之说呢?“溢价”到底是怎么会事呢?

 

通过上面的理论论述我们已经清楚了,真正的真理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在股票发行环节的两类主体,发起人股东的股票与社会公众认购的股票是同价同股同权的。原发起人的股票价格是由市场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认同形成的,其价格是与社会公共股票的入资价格(市场发行价)相同。并且可以由原发起人股票与社会公众股东能够在股票市场中同市场交易的行为来确认,他们都是“同价同权同股”的股票。因为这是“同股同价同权”的股份制经济的本质所决定的。

若违背这个基本规则,只有一个解释:你并不是在搞股份制公司、并不是在搞股份制经济。

 

在得到“股票发行环节是遵循两类股东之间“同价发行”的股份制基本原理”的结论之后,我们就要解读中国股市的“溢价发行”说法的来源,以及“溢价”之说在中国股票经济学中是如何被“邪教化”的。

此时我们单独分析原发起人的股票市场价格与其资产价格财务数据,相比较就会发现,原发起人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财务计算的帐面净资产价格是有高低价格出入的。股票市场价格高于资产净值叫“溢价”,等于资产净值叫“平价”,低于资产净值叫“折价”。这种“溢价”“平价”“折价”的现象,在世界股市中都非常常见,我国的一些大型国企在世界各地发行股票以及随后的市场交易中,股票价格相对原资产净值的“溢价”“平价”“折价”的现象都普遍存在。

 

“溢价”的本质是发起人股份的市场价格与财务价格的内部现象

 

这样我们就搞清楚了,原来所谓“溢价”的本质含义,是发起人股票的股票市场价格与财务资产价格的内部不平衡现象“溢价”“平价”“折价”中的一种。

股票市场价格:价格的形成依据是市场认同,并由市场交易行为确认。

净资产价格:是通过财务工具计算得出的资产价格。

依据不同经济理论体系对同一资产给出的估值价格肯定是不同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就是这个原股东的资产财务价格与股票市场认同价格的“溢价”“平价”“折价”的现象,被中国股市学经济学的某些人单独提炼出了“溢价”现象。并将“溢价”突破原有概念,扩大到了发起人股东股票与新入资社会公众股东两类股票之间是可以“溢价”,由“溢价”进而推导出股票可以“溢价发行”,进而推导出新股发行时发起人的股票价格可以与社会公众股票“不同股不同价!”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本来“溢价”只是发起人股东的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资产财务价格的内部价差现象。但中国经济学界的有些人却将这个“溢价”奉为邪说至宝。将“溢价”解读为社会公众股的认股价格要高于原企业发起股东的股票价格,将“溢价”之说扩展为“可以溢价发行股票”,至此“溢价发行”这个歪理就彻底在中国股市完成了它的邪说化!将“溢价”篡为发行股票时两类股东之间可以“不同股、不同价”。由此创造了当前中国特殊的股市,将“同股同价同权”的股份制公理都彻底推翻了。

世界本无“溢价”说,中国自有庸人篡改之!

 

 

 

 

解毒被邪说化的经济学名词(中)

 

 

除了“溢价发行股票”这个中国股市最主要的经济学邪说以外,被中国股市经济学将国际惯例的经济学词汇误读误解邪说化“名词”还有没有呢?还有哪些呢?有!当然有,而且是大量而广泛的存在!本文我们试着解毒这样的一部分名词。

 

在中国股市被邪说化的名词之二:“询价”

 

来自国外的新股发行的“询价发行”规则,曾在2000年被证监会以“询价区间”的尝试而引入到“股权分置”的中国股市中,结果在中国股市每只新股都按其询价区间的上限,被极高倍率的认购比例所抢购一空!“询价区间”根本在中国是无用的!经过几年的所谓“市场化”的实施后,成了一个无用的摆设。

 

中国股市“询价区间”完全失效的产生原因,是中国股市管理层的经济学理论因为受到“溢价发行”这个邪说的毒害,完全曲解了国际上的IPO“询价”原理。

 

国际上的IPO“询价发行”制度,是企业发起人股东与承销机构向股票市场投资者询问认同本企业股份的价格并且投资者愿意同价同股来入股组建股份制社会公众公司的发行方式。“询价”的本质是先“询”企业发起股东自己股份的“价值多少”,后“询”愿意以此价格入股的投资者“认购多少股”。这个“询价发行”行为是完全遵循股份制公理“同价同权同股”的,根本没有什么“溢价发行”之说。而之所以主要向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询价,是因为他们拥有市场中的主要资金实力和专业的投资研究力量。所以国际上IPO新股发行市场化询价发行,体现的是发起人股东与承销机构对市场投资者的尊重与敬畏,是对市场投资者最恭敬的征询,以便获得最佳的、最体现本企业价值的股票市场价格。

 

国际上的IPO市场化“询价发行”过程可以分解为如下程序:

1、询问市场机构投资者所认同的企业发起股东股票的市场价格。

2、而后询问机构投资者中愿意以价值认同的同样价格“同价同股”方式认购多少股票来入股组建股份制社会公众公司。

3、整个过程是所有股东价值认同的“同价同股”,自然就形成“同股同权”了,也就必然可以“同股同价”的全可流通上市了。

 

在国际上的全流通股票市场中,这都是极其普通的共识和普遍的规则。比如最近在美国那斯达克市场IPO上市的GOOGLE公司为例,就是通过承销机构市场化询价发行上市的,根据询价结果最终确定IPO发行价为85美元/股,折合人民币为700元/股。这个询价行为的本身说明市场机构投资者认同原公司发起股东的股票值85美圆/股,并愿意按85美圆/股的价格与原股东按“同股同价同权”的原则组建股份制的社会性公众公司。而后GOOGLE公司的所有股份都上市流通了。

所以说国际上的IPO“询价发行”是所有股票的价值认同,是所有股票的全流通发行,并有以下事实依据为证的。

 

2004年8月初Google公司与Yahoo公司就专利权官司达成了和解协议,GOOGLE公司以270万股的Google股票换取了YOHOO公司的专利许可。并且在呈交给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Yahoo公司已经表示了将在上市后出售这些股票。根据8月30日Yahoo公司呈交给美国证券及交易委员会(SEC)的资料显示,YAHOO公司已经以平均每股82.62美元卖出了Google股票230万股,换得了1.91亿美元的现金。(来源网易商业报道)

 

但中国股票经济学理论中,显然忽略了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存在本质性差异:“全流通模式”与“股权分置”,忽略了“询价发行”的潜台词本质是询问市场认同本企业发起人股份的市场价值。将股票区分开为:国有股与社会流通股后,单独去卖“社会流通股”,社会流通股单独定价、单独发行、单独上市。

由“溢价发行”理论邪说,将国际通行规则篡改为“股权分置”状态下的单独“询价”卖出“流通股股票”,是“询问”单卖出流通股股票获得金钱的市场接受价格,而“市场”也只是“股权分置”的“流通股市场”。这个“询价”的价格形成并不包含原企业发起人股份可以同市场上市流通这个最关键的因素,原发起人股份不参与“可交易行权”的价格确认过程。

所谓的“市场化询价”又是一个东施效颦的差之毫厘、谬之千里的经济学邪说!

 

在中国股市被邪说化的名词之三:市盈率定价

 

企业发行股票的真正价格到底应该由什么来确定呢?看着五彩斑斓的国际股市的股票发行价格,传统的中国计划经济学思维方式遇到了一个十分迷惑的现象。其实通行世界的股票发行时企业价值确定方式,到目前来讲就只有一个国际通行方式:公司所有股份都是公平平等的在全可流通市场结构下的“同股同权同价”的“市场定价!”

但由于传统计划经济思维的桎梏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西方经济学的误读,“溢价发行”的这个邪说统治了我们的思维、统治了中国股市的经济学。这个“溢价邪说”取代了“全可流通的市场化定价”。

但理性告诉股市管理层,“溢价”不能无限制的“溢价”,怎么约束这个“溢价”呢,于是另一个被中国股市邪说化的经济学名词就又粉墨登场了,这就是“市盈率定价”,市盈率定价被当作“溢价发行”的控制杠杆了。

其实国际上根本不是用什么“市盈率”来给股票发行定价的。什么“国外是20倍市盈率以下、十倍市盈率以上来发行股票”,这是在中国股市宣扬“溢价发行”经济学邪说的人士自己臆造出的错误定律。国际上从来没有像中国股市这样有一个被确定的“市盈率”倍数(15倍市盈率)来为新股发行“定价”。事实上在美国股市甚至盈利水平为负数的企业照样可以发行股票,“市盈率定价发行股票”的邪说是无从解释这个现象的。

“市盈率”在国际上从来就仅仅是一个股价评价指标而已,从来也没有成为股票发行的定价标准。在中国股市,由于错误的“溢价发行”邪说的毒害,“市盈率定价论”就被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股市十几年的股票发行史就是一个错误用“市盈率定价发行”理论单独来为股权分置的社会流通股来定价的历史。

 

中国股市有这么多的造假上市案例,几年后出现这么多的“ST、PT退市”现象,都是这个“股权分置”结构下“溢价发行股票”的经济学邪说毒害的后果,是“市盈率”被当作“溢价发行的杠杆”所导致的必然恶果。由于“市盈率”的杠杆作用,导致相当多的上市企业与中介机构通过业绩堆砌造假来抬高股票发行价格,表面的20倍市盈率,其真实市盈率可能是几百倍、几千倍甚至上万倍,导致了中国股市普遍出现当年绩优、两年绩平、三年绩差、再就ST、PT退市的现象。

 

在中国股市被邪说化的名词之四:上市!

 

从建立中国股市以来,“上市”“上市”……这个词汇就一直被广泛传播,在企业层面“上市、上市……”成了企业追求的目标,大量企业不管自身条件具备不具备都一窝蜂的挤着、争着要“上市”,条件具备要上市,条件不具备创造条件、使出各种手段也要上市!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股市的“上市”热潮中大多铩羽而归,另一方面,在中国股市中“上市”不断。

 

“上市”成了中国众多企业追求的至高境界。

 

为此我们首先要先搞清楚什么是上市概念。放眼看看世界,在国际的全流通结构股市中,“上市”就是股份制的社会公众公司的所有财产都由股票市场来确定价值,所有股东持有的股票都是平等的由统一的市场来确定价格。

然而今天我们再看看国内股市,我们真的有真正意义的“上市公司”吗?我们几乎没有一家真正的“上市公司”(除几家三无公司外)。到是有1300多家的“圈钱制”公司。我们的这么多所谓上市公司,其本质上都没有“上市”,“上市“的只是流通股,而原有的企业的股份(即非流通股)都没有上市。不管是以前流行的“分拆上市”还是现在提倡的“整体上市”,一定要搞清楚其本质,在“股权分置”的中国股市,搞“股权分置”的流通股上市,也就是用“高溢价”的所谓“股票”来为企业圈钱,圈流通股投资者的钱而已。在中国的股权分置股市积极要求“上市”的本质就是“假上市、真圈钱”。

 

中国股票经济学的“邪说”的最大传播地在高等院校中

 

中国人有一句俗话:“宁跟明白人吵架,不和糊涂人说话”。笔者从99年开始研究中国股市的经济学理论,努力探求中国股市的真理,参与了始自2001年中国股市大讨论的整个历程,感到最困难的就是与大量读错了书、受到邪说洗脑的高智商“糊涂人”进行经济学理论争论。

金墉先生所著的《射雕英雄传》里就有这样一个“读错书受邪说”毒害的可怕例子。故事中讲到有一本武林绝学《九阴真经》是各个武林高手都梦想得到的东西,最终被西毒欧阳峰得到了,但他面对梵文的经书却看不懂。于是逼迫黄蓉将经文翻译成中文,黄蓉将《九阴真经》这本书打乱次序,反向篡改,然后拿给了西毒欧阳锋去读,西毒欧阳峰按书中所讲歪道理苦练功夫,结果导致走火入魔,中毒致深。

 

现实中的中国经济学许多学说就存在翻译者的理解偏差与后学者的加工篡改,所谓“溢价股票发行”的理论,以及以上诸多被篡改的经济学词汇,都因为被篡改后而变异成经济学邪说了,以至于徒子徒孙的后来学习者在这种初始走偏的书本中越走越远,走火入魔……。这种现象在中国的高等院校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家高校的股票经济学教材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歪理邪说已经渗透到了高校教材中,唐而皇之在课堂上被传播和毒害学生!

 

清除中国股票经济学中的邪说,救救孩子!

 

 

 

破除中国股市“经济学邪教”(下)!

 

 

 

股份制公理就是最简单的“同股同价同权”,股份制倡导所有股份的公平平等,股份制最基本的基因就是“等号”。股份制公司就是按这个公理构建出的经济组织形式,而股市不过是这种按股份制原理组建的公司的所有股票交易的地方而已。

 

“溢价邪说”因暗合了中国社会传统的潜意识而横行

 

为什么通行世界的“同价发行股票”的股份制基本公理,在中国怎么就被篡改成了“溢价发行”的邪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股市经济学词汇在中国股市被篡改、被歪曲?为什么诸如“溢价发行股票”这样的邪说至今还在股市实践中危害社会投资者、危害我们国家的金融结构呢?是什么样的土壤让我们篡改出如此多的股票经济学邪说呢?

 

中国的社会结构,几千年来就一直是一个“阶级社会”。从三皇五帝、唐宗宋祖,直到今朝。上下五千年里我们一直在中华大地上构建一个个“阶级社会”。从“士、农、工、商”四民的划分,到“九品官阶”的划分,是封建社会在构筑阶级社会中所达到的极致。甚至今天我们在搞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城镇农村的户口制度差别,工人、干部的区别对待,对国家干部执行不同级别享受不同待遇的级别划分等,依然没有逃过“阶级社会”的传统模式。

 

我们引种自国外的股票市场就能例外吗?股市就能破除这一切吗?在我们这个诞生了“以人的出身划分成份”与“九品官阶待遇不同”的处处讲究“阶级”的中国社会里。在十几年前刚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中,我们真的能够建立在公理上讲究“公平与平等”的股份制经济吗?能够建立真正的“同股同权同价”的股票市场吗?

股市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晴雨表,其实在中国也没有出现例外,不过中国股市是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整体状况的集合映射。我们很容易就能在当前中国股市的各个参与方中找到“股皇”、“股官”、“股霸”、“股吏”、“股民”的角色位置。

在中国股市刚设立时,由政府管理层掌握发行新股的额度分配,这些新股发行额度是在不同的国家部委手中分配和掌握。这种股票额度分配和2000年前战国时代的诸侯封建食邑一方的利益分配是非常相似的,没有谁质疑、怀疑和反对这种股票额度的诸侯(部委)封建(分配),而是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有一个解释就是5000年的民族、文化中的某些阶级特性在我们种群的基因深处左右了当今的现实思想与行为。

所以我们只是在这种集体性的基因暗示下制造了一个“封建阶级股票”的市场而已。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阶级”划分的一种自然延续而已。“股市”这个外来物,非常不幸也没有摆脱“阶级特性”的这个烙印。

 

“溢价发行”的邪说结出了股权分置的恶果!

 

所以许多人从传统中国封建思维模式和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时,当然是看不懂“股票发行”的本质是发起人股东与社会公众股东是“同价发行”,“公平与平等”是我们这个社会和传统思维似乎不太认识的东西。而只有从狭隘的角度解读出发起人股票市场价格与其财务价格可以“溢价”时。此时这个“溢价”才符合了我国传统的思维习惯,符合了一些人潜意识中在西方股票市场中苦苦寻找的“阶级”东西。

 

于是这个曲解的“溢价”就被赋予了重大使命,自然就被篡改出了“溢价发行”邪说,就理解顺利成章的解读出股份制公司可以“不同股不同价”,也就自然出现了“国有股、法人股”与“社会流通股”的类别股票区别!也就有了股份制公司里国有股、法人股的低价折股和社会流通股的高价入股的“阶级”……。

 

当国有股、法人股与社会流通股的“成份”划分完成,当不同股不同价的“阶级股东”对公司入资完成后,此时的这一切才符合了一些人的潜意识和阶级传统思维,这个怪异的中国股市此时的一切,某些人才看起来如此的“完美”如此的“舒服”。

不得不承认“股权分置”的中国特色股票市场的诞生,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因素的。

 

“溢价邪说”的社会危害性已经彰显

 

世界上的股份制公司的IPO本质都是“同价发行”,但在中国却被篡改成了“溢价发行”,“溢价”的迷雾遮住了多少人的眼睛,而看不到“同价”的本质,“同价”还是“溢价”?这个中国股票经济学的真理与谬误之争,是“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在中国经济领域的一次翻版。

 

“溢价发行”的邪说首先从思想上愚弄了政府官员。政府官员不是经济学家,不可能将这些细节的经济学问题搞的十分透彻。政府官员正忙于国企改革,到处为钱的来源所发愁,此时的“溢价邪说”正好满足政府的缺钱胃口,股票“溢价”似乎能够从“空气中溢出钱”来,所以大干快上要“溢价发行股票”以解国企之困。关闭地方“不规范”股票市场,集中一切社会资源来为这个“溢价”服务,这么好的“溢价”怎么能容许“溢”到别处呢?……。

 

“溢价邪说”其次毒害了经济学界,“世界上都是溢价发行股票的”这一不容质疑的高声判断,令整个中国经济学界噤若寒蝉,股份制除了“同股同权同价”以外还有“溢价”这样高深莫测的圣经?大量的经济学者不是质疑“溢价”理论的科学性,反而开始为“溢价”导致的中国股市各种怪现象寻找所谓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不断弥补到处失风漏雨的残破的中国股票经济学,更可怕的是将“溢价邪说”带入大学课堂,给下一代进行“邪教”灌输。

但此时我们不仅要问,这样“不同股、不同价”的“溢价发行股票”,我们致股份制的公理“同股同权同价”于何地?从来无人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只听见某个角落里又一声高叫:“世界上都是溢价发行股票的”……。

 

“溢价邪说”戕害最大的就是几千万户的参与中国股市的各类大小机构与普通散户投资者。中国股市一个垄断的市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想投资就快来买这里“溢价发行”的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几千万投资者拿着20000多亿的真金白银挤破头买这个垄断的“溢价发行”后“再溢价上市”的几千万张叫“股票”的东西。等到几千万各类证券投资者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好不容易用真金白银的人民币买回了这个“溢价”再“溢价”的股票,却被告之此时的“股票”变成了“泡沫”,于是又都被扔进中国股市这架庞大的老虎机里“狂挤泡沫”

是谁将“泡沫”卖给了股民?是什么东西欺骗了股民购买了“泡沫”?有人稍有怀疑:国有股、法人股怎么与社会流通股“不同价”呢?怎么他们就那么便宜的入股上市公司?流通股怎么这样高的价格呢?“世界股市都是溢价发行的,这你都不懂吗?”这个声音又从某个角落里以经济学的面孔冒了出来。

 

“溢价”这个词汇因为暗合了我们民族的某种潜意识和传统思维后,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适时和适势的失控般地成为了中国股票经济学邪说的教义,现在已经神圣到不容置疑了!?

 

清除“溢价发行”余毒,解开“股权分置”死结!

 

“溢价发行股票”之说危害甚广,毒害的人极多!决不是我发表了几篇文章就能彻底消除这个“邪说”的危害。

 

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会不断看到有人跳出来大肆宣扬什么:“股票溢价发行是世界通行规则”的邪说。为“不同股、不同价”的“股权分置”侵占股民利益寻找基础理论的靠山,为“股权分置”的大肆圈钱的陋行来粉饰诡辩。这时我们所有人就要小心了,必须睁大眼睛开动脑筋,揭穿他的“溢价发行”的经济学邪教。

 

当前中国股市诸多问题的产生都可追溯到“溢价发行”这个基础理论邪说的贻害。“股权分置”问题为什么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原因就是“溢价发行”邪说余毒没有肃清。从世界发展的角度看,但凡破除了束缚人们思维的歪理邪说以后,人类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发展都有了一个极大的进步。只有破除“溢价发行股票”这个中国股市最大的经济学邪教,清除“溢价发行”邪说的毒害,消除中国股市股票发行的溢价阶级性,才能解决困扰中国股市的“股权分置”问题,中国股市在未来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与进步。(完)

 

 

张卫星

 

 

如何诡辩,是如何一步步“偷梁换柱”的将“溢价”邪说化。此时任何人都可以站出来置疑他,问问他到底是发起人股因为不同评估体系而出现的“溢价”现象,还是发起人股与社会公众股之间可以“溢价”。此“溢价”如何符合“同股同权同价”的股份制公理。

 

这个“溢价”邪说的本质危害性就不可控制的扩张起来。

 

于是我们看到在“溢价发行”的邪说歪理下导致出这样一个景象:国有股、法人股顺理成章的享受“阶级”特权,享受“阶级”优势,低价格获得持股。而社会流通股自然无法获得这样的“阶级”特权,按“溢价发行”的邪说教义,此时就可以随便造个业绩收益按15-20倍市盈率杠杆来定流通股的价(你不知道国外都是20倍市盈率的股票市场吗)!

原来股票就是随便搞出一大堆的电子符号,然后按业绩市盈率的杠杆就能“溢价发行”换回来白花花的银子的好东西!那就简单了,业绩越好那银子就越多吗!业绩不好那咱就堆砌起来,实在不行那就伪造,甚至还可以追溯模拟吗?然后就能从市场中换得大量的真金白银!市场经济真好!真好!真是好!

 

我不仅产生置疑:这样“溢价发行股票”里面有问题,这不是将股票卖给了“市场经济”,而是卖给了股民,这样贵的股票卖给股民将来迟早要露馅的,股民会破产的!机构会垮掉的、证券公司会倒闭的、中国股市会垮掉的!……

但一个强悍的声音说:你懂什么?溢价发行都不懂吧!你嫌价格贵,看看怎么被一抢而空了,“溢价”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看看有多少人要积极投资我们的伟大事业!我给你讲一讲股票市场经济吧!现在才多少股票,才多少股民,才多少机构投资者,才多少资金入市。我们将来要大力发展股票市场,我们争取要几亿人都成为股民,要银行里的十几万亿存款都进入这个市场,我们要国内国外的大财团都进来,你说我们现在这些股票还多吗?价格还高吗?

哇!美好的前景真是如诗如画,投资发财就在眼前,赶快加入吧!等一等,怎么这个说法和国家严厉打击的非法传销的宣讲员的逻辑理论是一个味儿?

 

不断有人直言说,这样搞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政府不能这样搞股权分裂的股票市场,搞“溢价发行”的“圈钱陷阱”,用股票的名义来圈股民的钱。但政府官员也许感到委屈,我们完全是按国际规则来办事的,“溢价发行”是国际通用规则,中国的股票经济学都是这样写的吗!我们有什么错呢?

当市场质问国有股与社会流通股的差别问题怎么解决,就支支吾吾的搪塞说是历史遗留问题。历史遗留问题还是现实问题?怎么今天还在不断制造?历史遗留问题未解决之前,就让这么多的投资者拿血汗钱来入场,事前又不告之这个历史遗留的“系统性风险”,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损失了怎么办?难道一句轻飘飘的“股市有风险”就能推卸政府的责任吗?

 

 

 

那么我们搞的这种股权分置,流通股与非流通股“溢价发行”的却又不能同市场上市交易的东西?可能就是“假股票”“假股票市场”。

 

 

交易行权

我们用中国式的传统思维和计划经济的眼镜从表面现象看到了“太阳绕地球转”,却怎么也没有看到更大视野中的“地球是绕太阳转”!

 

将“溢价”解读为社会公众股的认股价格要高于原企业发起股东的股票价格,将“溢价”之说扩展为“可以溢价发行股票”,至此“溢价发行”这个理论就彻底在中国股市完成了它的邪说化!将“溢价”篡为发行股票时两类股东之间可以“不同股、不同价”。将“同股同价同权”的股份制公理在中国股市都彻底推翻了。

 

有人说,我们股市的股票发行定价机制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市场”不都接受了吗?不都在“市场上”上市了吗?

这里就又存在一个对“市场”概念的错误理解。国际上的众多市场经济国家,其市场经济中的许多重要“市场”,几乎都是以民间为主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市场”演化的常态必然是先小后大,先区域后全国,先微观后宏观。很自然地形成了多层次与多品种的“市场”体系。

但我们过去搞的是计划经济,政府对金融业的垄断与管制,比对其他行业更为突出,在各个金融领域都是大一统的垄断与管制的局面。在这样的宏观系统中,想建立完整与健康的“市场经济”这本身就存在重大问题的。关于中国股市的“市场经济”问题,笔者曾与一香港背景的教授拿“菜市场”来比喻探讨过。

 

假设香港政府为了方便管理,为了港民的“菜篮子”利益。在全香港就开设了“两个菜市场”,买菜菜民与卖菜商贩只能到这两个市场中来交易,其他的市场就是非法市场,到其他市场中买菜卖菜就可能是非法场外交易。

卖菜的商贩由政府机构来评判筛选,而且每样菜都分为国有库存与上市流通可卖两部分,每样菜都数量有限(小盘)。这样的“两个菜市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此的“市场”垄断与管制,结果必然导致严重的供需失衡,数次发生菜民“疯潮”事件,菜市场中的“菜价”严重高于周边地区。由于菜价严重偏高,所以假冒伪劣品屡禁不止,烂菜叶子照样被一抢而空。由于菜价严重偏高,买到“菜”的菜民舍不得自己吃,更愿意参与倒卖获利的投机活动中。十三年来,当大量的菜都以高价格进入了高流动的投机层面,此时港府想将“国有库存”来减持,必然导致“菜价”的爆跌,而大量持有的菜民损失严重。

 

所以在这样的“只有两个菜市场”的结构中,在国有库存与流通可卖的实际区分中。“市场”各种秩序的混乱,我们不能仅指责菜民的非理性与投机行为,更应该反思与检讨的是,我们建立的这种“市场制度”的缺陷所在,这样的“市场”是不能称为“市场经济”或“真正的市场”的,这样的价格也不能被称为“市场价格”。这样的“市场”也就根本不能保护参与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股市的新股定价机制的问题是这一系列错误的结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建立了十三年的沪深股票市场是不能称之为“股票市场”的,称为企业通过“股权分置”制度来“免费圈钱”的场所更贴切。而只有“全流通改造” 完成后,我们的市场或许才可以被称为是“股票市场”。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最新5篇推荐文章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12BetOnline    网站地图
| 12bet手机版官网 | 12博BET官方网站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0 2020
京ICP备050093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