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治程度
第三个衡量政府治理工具的尺度是自治程度,即这种政府治理工具是利用已有的政府机构为公共提供服务,还是创建自己的机构为公民提供服务。例如政府的治理工具利用市场来提供公共服务,则表明政府的这种工具是高度自治的。事实上12bet,还可以利用法院系统,税收系统、私人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这些都是具有一定自治性的政府治理工具。12bet,可以按照政府治理工具的自治程度将政府治理工具作如下分类:
自治程度
|
工具
|
可能对政府绩效标准的影响
|
有效性
|
效率
|
公平性
|
适应性
|
易管理性
|
合法性
|
低
|
经济管制社会管制
公共信息直接贷款
政府公司贷款保证保险
|
高
|
低.
|
高
|
低
|
中
|
高
|
中
|
凭单制
补助金
合同
标准要求
|
中
|
高
|
中
|
中
|
低
|
中
|
高
|
侵权责任
税式支出矫正税
|
低
|
高
|
中
|
高
|
高
|
中
|
根据上面分析,12bet体育在线娱乐,治理工具自治程度较高是那些利用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工具,例如侵权责任,税式支出,矫正税,合同等,这些政府治理工具效率者较高,适应性较高,但是公平性和有效性都较差。有学者甚至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是否自治作为首要评价标准,认为依靠官僚治提供公共服务最终会导致失败。
相反,那些自治程度较低的治理工具,则在公平性和有效性方面较高,而在效率、适应性方面较差。
4.可见性
分析政府治理工具的第四个维度是政府的治理工具的可见性,即政府的治理工具所需要资源是否能够在政府预算上反映,能否进入政策辩论过程。那些可见性较强的政府治理工具往往是那些成本和收益比较清晰的工具,例如政府公司。那些可见性较弱的治理工具则是像管制这类政府治理工具,其成本与收益不容易计算。12bet可以用可见性对政府治理工具进行如下分类:
可见性程度
|
工具
|
可能对政府绩效标准的影响
|
有效性
|
效率
|
公平性
|
适应性
|
易管理性
|
合法性
|
低
|
经济管制社会管制标准要求侵权责任
保险
|
无
|
低.
|
低
|
高
|
低
|
高
|
中
|
公共信息合同
贷款保证
税式支出
|
无
|
中
|
中
|
中
|
中
|
中
|
高
|
直接贷款凭单制
政府公司补助金
矫正税
|
无
|
高
|
高
|
低
|
低
|
低
|
通过上图可知政府治理工具可见性较强的是直接贷款、凭单制、政府公司、补助金、矫正税,这些项目通常非常容易在预算中反映出来,也经常是政策辩论的焦点。这样就能够保证效率和公平性,但是这些项目的适应性和政治合法性都比较差。而那些可见性不强的政府治理工具通常能够获得政府的政治支持,这些政府治理工具包括:经济管制、社会管制、标准要求,保险等,但这些治理工具的效率、公平性并不理想。
虽然政府治理工具与其可能的结果之间只是假设关系,但是作为政府治理工具无疑是解决公共问题的强有力武器。现代公共问题的治理面临的挑战是,政策的制定者迫于政治压力的影响,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很难进行管理、且目的能否达到也很难把握的治理工具。不过,另一方面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对政府的可信性的质疑,人们对效率的关注(建议添加“又”)使得政府更愿意选择那些间接性较强,自主性较强,不易在政府预算中显现出来的政府治理工具。这表明第三方政府正在兴起,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第三方面政府使管理问题更加复杂,责任问题日益突出,政治合法性受到怀疑。这些挑战主要表现为管理的挑战、责任的挑战和政治合法性的挑战。作为政府治理工具理论的新治道能否成为二十一世纪公共行政发展的新典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克服这三个挑战。只有我们成功地解决(建议添加“了”)这些挑战,使政府治理工具从理论转变为解决现实公共问题的公共行动,政府治理工具才能真正地发挥作用。
结语
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既是一个理论性非常强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问题。说它理论性非常强,是因为不同学者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进行阐述,得出不同的研究结论;说它实践性非常强,是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政府接触,而政府职能是政府理论的核心,因此这一理论是否正确,最终需要通过实践检验。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对政府职能进行系统研究,应该以事实、逻辑与价值为分析框架,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政府职能现状,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从而才能全面理解政府职能。现有政府职能研究主要是从内容角度,经济学角度,公共财政角度,宪政与法律角度,政治哲学角度,组织理论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前两种研究视角。例如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认识到政府职能对于建立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认为要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从“运动员”到“裁判”转变,政府职能应着眼于为市场提供制度基础。所有这些途径都为我们从各个方面认识政府职能提供了分析视角,也为我们更好地进行政府角色定位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因为其固有的信息基础缺陷,它们都不能帮助我们全面认识政府职能。要全面认识政府职能,我们必须突破信息基础缺陷,在方法论上进行创新。本文提出要从事实、逻辑和价值这三个角度认识政府职能。从价值方面看,我们要开发政府本身的价值基础,经济学从市场的角度论证政府职能存在的价值基础,我们认为还应该从政府本身出发探讨政府的价值;从事实方面看,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最能够反映政府职能的事实进行描述;从逻辑方面来看,我们应该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结合价值理论,形成政府职能的逻辑。
应该加强政府管理方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探讨政府管理方式的若干可能形式,并对其进行分类,探讨其边界。西方国家自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公共政策执行问题,从此政府管理方式逐渐从公共政策执行工具中独立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我们需要引进与介绍西方国家政府治理工具的理论与实践,弄清楚各种政府治理工具可能存在的优势与缺点,为我国政府改革实践提供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结合本国实践,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政府治理工具理论。这一理论应该包括对政府治理工具进行描述,探讨其存在的基本条件,与政府职能之间关系,政府治理工具具体选择的标准,以及政府治理工具管理的程序等。
探讨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之间存在若干可能联系,并从实践方面来证明这两者之间(建议添加“的”)关系。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两者紧密联系,没有政府职能,政府管理方式或者说政府治理工具便没有意义;没有政府治理工具,政府职能就只能是一个理想状态。因此,我们要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分析两者之间的可能联系,例如哪一种政府管理方式更适合哪一种政府职能等。
|